别再过分修饰你的作品集了 —— 最该展示的不是设计流程,而是独立思考和专业深度

别再过分修饰你的作品集了 —— 最该展示的不是设计流程,而是独立思考和专业深度
全文摘要:本文重点讲述了设计师在制作作品集时,常陷入“过度修饰”的误区,忽略了应体现的专业价值和思考能力。无论是国内平台如站酷,还是国外的 Behance,许多作品集都将原本简单的执行过程刻意复杂化,反而让面试官难以判断设计师的真实能力。大熊老师指出,真正有价值的设计应当是高效、真实、简洁的,同时应能体现设计师在产品、用户、方法论上的深度理解。对工作三年以内的新人尤为提醒:别急于包装“高大上”,而应扎实建立自我认知。10年设计老兵,更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与行业价值。

这是我的一位学员,我们的对话分享给大家看看,是关于作品集当中的项目陈述的一些建议。图片后面有我的思考。

我看到无论是站酷还是Behance上面老外的作品集,和我们国内的作品集都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设计师会事无巨细地描述整个项目的一步一步的过程,甚至还会修饰项目执行的过程,原本只是非常简单的思考和执行过程,却被设计师在后期修饰得特别繁琐和复杂,以至于面试官在看作品集的时候完全不明白这位设计师想要表述的是什么?想要体现自己的是什么能力?而在面试官看来设计师只是呈现了我的项目的一些需求和执行的过程,仅此而已。

我觉得设计师应该走出“修饰”的误区,修饰意味着将原本简单的东西变得更为复杂。而更好的设计,更能体现设计师价值的设计,往往是快速有效的,并且是非常简单的。

更真实地呈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专业,更好地认识自己在项目当中的价值,这样才能驱使我们在工作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对设计不懈的追求。

如果你现在还年轻,工作不到三年,你总是想着如何包装自己,总是想着把自己的东西整得高大上,事实上会让你在后面的路走得非常的艰难。

就像我现在说一句话,给那些工作了10年的设计师,你可以听听这句话找找感觉:

“你工作了10年,有没有在设计上有自己的设计理论、方法模型,而这些东西可以代表你的独立思想,并且可以给予设计行业真正的价值。你都工作了10年难道没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吗?”

发表评论:

Site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