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讲述了设计师在制作作品集时,常陷入“过度修饰”的误区,忽略了应体现的专业价值和思考能力。无论是国内平台如站酷,还是国外的 Behance,许多作品集都将原本简单的执行过程刻意复杂化,反而让面试官难以判断设计师的真实能力。大熊老师指出,真正有价值的设计应当是高效、真实、简洁的,同时应能体现设计师在产品、用户、方法论上的深度理解。对工作三年以内的新人尤为提醒:别急于包装“高大上”,而应扎实建立自我认知。10年设计老兵,更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与行业价值。 … 全文 ❯
视觉表达
大熊老师逐帧拆解了NAVER2022作品集片头动画的设计逻辑,指出动效设计的核心在于“设计思维”而非技术堆叠,并借原研哉案例讲述品牌设计的价值与误解,强调从产品提取图形并通过连贯动效形成统一表达,是片头设计的关键。 … 全文 ❯
插画师罗雨青女士讲述了她从日本女子大学 Media Art 专业的学习经历,到回国后在企业中融合插画与产品设计的实践心得。她以独特视角探索日本妖怪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将个人的“逃离感”与自然意象注入《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中,展现了插画师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坚持与哲思。访谈中,她真诚分享如何在商业需求与个人表达之间找到平衡,并提出“带着枷锁跳舞”的创作智慧,为年轻设计师提供了宝贵启发。 …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