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价格:¥799
VIP学员价:¥399 & 评论区答疑 / 年付费学员:免费学习 & 微信答疑
(曾购买过此课程的VIP学员,可免费迁移至此平台学习)

课程适合人群:
- 迷茫但想进阶的设计师;
- 感觉自己做了很多却没有价值感的设计师;
- 有志走向管理或已身处小团队管理岗位的组长;
- 希望在面试、升职、跨团队协作中表现出更职业化的设计师或设计组长;
- 想提高表达、沟通、总结能力的设计师或组长。
课程版本记录:
- 第一版:2021年2月 第一版发布;互联网首个关于设计师职业化的课程;
- 第二版:2022年6月 以知识集中的方式重新讲述、录制、制作;并于2023年12月进行了二次修正;
- 第三版:2025年4月 主要是视频制作方面较大改动,比如调音、画面调整、白板板书调整、内容动画效果调整、字幕及转场效果调整、片头片尾标准化等。你将获得更好的课程学习体验。
《设计师的职业化》课程大纲及重点
第一课:周报 ⎯ 如何写出让上级“想看、爱看、有用”的高质量周报
课程讲述了周报在设计师职业化成长中的核心价值。大熊老师以管理者的视角指出,周报不仅是任务汇报,更是展现专业素养、沟通能力与思考深度的窗口。
课程详细解析了周报对上级、平级与自己的意义,规范格式与写作误区,并通过实际示例帮助设计师掌握内容组织、成果提炼、进度管理等技巧。特别强调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在书写风格上的差异与共通点,帮助不同职能的设计师提升表达力与团队认同。通过此课,设计师将建立更职业的表达能力与自我管理意识。
第二课:项目总结 ⎯ 掌握项目总结的关键结构与表达方法,让你在作品集、面试与职级晋升中脱颖而出
课程讲述了项目总结在设计师职业化中的核心作用。大熊老师通过“目标用户、价值认知、应用场景”三个维度指出项目总结不仅适用于作品集、汇报、晋升等多个场景,更是设计管理者必备的能力。
课程中详细拆解了项目总结的结构:从自我定位、项目背景、计划表,到成果展示、方法提炼与后续改进,强调成果展示需占据七成比重,并提出“价值、成果、收益”三重结果层次。通过方法性引导与实例说明,设计师可提升表达深度、认知结构与专业竞争力,为晋升管理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课:设计目标 ⎯ 如何制定、拆解与验证设计目标,理解设计、数据与价值之间的底层逻辑
课程讲述了设计目标的本质与应用价值,重点分析与产品数据、业务结果之间的关系。大熊老师提出设计目标并非形式主义,而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习惯,帮助设计师在执行前明确目标,衡量投入与产出(ROI),并通过“设计成本、用户诉求、市场供需”三角模型实现理性决策。
课程详细解析了设计目标的来源(自我、上级、项目组)、拆解方式、量化转化路径,以及与产品数据的关联与验证方式。设计师若能掌握这一能力,将在团队协作、管理晋升中脱颖而出。
第四课:项目计划 ⎯ 掌握项目节奏、划分关键任务,用计划表打造真正职业化的执行力
课程讲述了设计项目计划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大熊老师从“谋定而动”的理念出发,强调节奏管理是达成设计目标的关键。
课程通过APP主设计师的案例,解析了从风格设定到上线交付全过程的任务拆解方式。特别指出:项目计划不仅要明确每阶段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还要可视化用户行为数据、结合竞品分析,形成有节奏、有深度的项目推进策略。
项目计划表是职业化设计师必备的能力工具,更是项目汇报和作品集中的加分项。
第五课:月报 ⎯ 从阶段性汇报到生命曲线的构建,设计月报不仅是写给老板的面子工程
课程讲述了设计月报的核心价值与撰写方法,指出月报不是工作内容的堆砌,而是一种“阶段性成果汇报”的形式。大熊老师明确区分了月报与周报的差异,强调“突出重点事件、展示阶段成果、体现向上成长”为核心要素。
月报应服务于不同读者视角:设计师关注专业价值、产品团队关注业务价值、管理者则看重团队成长的“生命曲线”。同时文章对OKR与OGSM进行拆解,帮助设计管理者选择合适的汇报节奏,合理规划周报、月报与年终总结的协同关系。
第六课:会议总结 ⎯ 反观管理者素养,从一场职业化的设计会议开始
课程第一节 讲述了设计师在职场中如何正确对待会议与撰写会议纪要。大熊老师从“会议冲突”的典型场景切入,揭示职场中上下级关系、团队意识与会议礼仪的重要性,并提出“不要让会议形式消耗管理者威信”的观点。
课程第二节 重点讲解了会议总结的规范写法,包括会议要素的记录方法、结构化输出范例,以及应对关键人名和敏感议题的语言策略。课程强调会议总结不只是秘书工作,而是体现设计师职业化程度与逻辑能力的重要表达方式。
第七课:设计写作 ⎯ 掌握写作五要素,打造属于你的设计文章表达力
课程重点讲述了设计师如何提升写作能力,将专业经验转化为结构清晰、逻辑严密、阅读顺畅的设计文章。大熊老师通过“看懂、吸收、实践”三个阅读阶段,提出了写作的五大要素:结构、口感、专业、结论、误区。
课程还详细介绍了三种实用写作法(提纲法、分析法、讲故事法),配合思维导图、语音记录、手机校稿等写作技巧,并强调“逐字推敲”和“结论前置”的写作习惯。文章以案例驱动理念,帮助设计师打通表达与思考之间的连接,实现从经验者到表达者的进化。
第八课:工作计划 ⎯ 用时间四象法管理工作节奏,成为更高阶的设计师
课程重点讲述了设计师如何通过“时间四象法”提升工作计划能力,解决“杂活多、节奏乱”的常见困境。
大熊老师区分了四类任务,帮助设计师明确取舍,聚焦核心任务,摆脱加班误区,提升价值感与职业认知。同时结合实际经验,讲述了用记事本、分阶段计划、午后沉浸式执行等策略,优化时间结构,让执行过程更聚焦、更有力。
课程核心强调:越高阶的设计师越能掌控节奏,而不是忙乱于执行表面。
第九课:设计执行 ⎯ 执行不只是做图,是有效沟通与阶段性反馈为核心的专业行为
课程重点讲述了设计师在执行工作中应具备的三大核心能力:沟通、执行、反馈。
大熊老师强调,良好的沟通是高质量执行的前提,不仅包括向上沟通的简洁清晰、平级沟通的同理理解、向下沟通的引导协助,更需要在设计流程中主动设定阶段性反馈机制,避免一稿到底式的失控执行。
同时,大熊老师指出,建立专业信任与交付节奏是设计师摆脱被动、实现职业成长的关键。设计执行并非只是“出图”,而是一种专业化、节奏化、协作化的思维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