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大熊聊设计 官网

本站官网地址为:https://大熊.com (转码访问地址:https://xn--pss808c.com

先不要去优化作品集的视觉,第一步先把作品集的结构梳理出来,每一个项目都要体现出你的专业价值。

先不要去优化作品集的视觉,第一步先把作品集的结构梳理出来,每一个项目都要体现出你的专业价值。
全文摘要:本文记录了大熊老师在1V1辅导中,针对学员作品集结构梳理的重要指导。首先要求学员从整体框架出发,明确封面、简历、项目等模块的基本信息布局,标注各项目的权重比例,如60%-20%-20%,以便展现作品集的节奏与专业性。其次强调,每个项目必须围绕个人专业价值展开描述,而不是生搬硬套所谓“能力维度”。在当前阶段,更应该以项目维度切入,通过流程、方法论、思考与成果展示自身优势,而非简单模仿他人作品集形式。大熊老师指出,核心能力必须体现出与同龄设计师的差异化,才能打动面试官,整理时应聚焦“我有哪些独特且有价值的地方”。
大熊老师 43:29
然后接下来我说到的问题,你不用去优化那些作品集上的视觉。第一步,你先把作品集的结构梳理出来。先梳理作品集的框架结构:封面、简历、项目……,就像做产品一样。每个模块里面放什么?放的项目我要如何去梳理?如何去讲述?第一步讲什么,第二步讲什么?比如说封面要包含哪些信息:个人照片、职位名、XX作品集这些相关信息等。简历页要包含我的工作履历,还有能力特征描述,还有照片等。你把这些结构梳理出来,然后我们一起看一下结构,这样你就会知道你的作品集大概的框架结构是怎样的,是否清晰和足够吻合你的能力描述。
 
大熊老师 44:26
在结构里面,你需要标注权重。列出三个项目,并把它们的权重和篇幅最好定下来,然后你做的时候就按照这样的篇幅或者权重去做。当你做完这三个项目时,要让面试官清晰地感觉到你的项目权重是60%—20%—20%或者5-3-2。要让面试官在看你的作品集时,能感受到这种权重分布,你也可以理解为产品设计思维中的节奏和韵律。
 
大熊老师 45:02
在梳理结构时,比如说每一个项目,都必须要体现出你的专业价值。你可以把这个标注在项目结构的旁边,这个项目我要体现的专业能力或者价值是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和展现项目。
 
大熊老师 45:27
好了,结构梳理完之后,我们再来看你的内容。具体的内容就是在这些项目里,根据结构如何讲述,如何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填补什么,删除什么,优化什么。大概是这样,我们先从第一步开始做。
 
学员 45:46
然后我现在还是以项目为维度去讲比较合适?不适合按照您说的以能力的维度讲?
 
大熊老师 45:57
我觉得……
 
学员 45:59
还没达到?
 
大熊老师 45:59
我觉得不行,达不到那个要求。因为我看到好几个我辅导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集,我一看就发现他们只是直接把我的作品集框架和视觉表现形式抄了一下,然后也是画四个圈圈,把能力像我那样排列,我觉得这样很牵强。核心能力这个东西,它一定要形成差异化,才会打动面试官。如果你说你的核心能力是视觉设计,那你的视觉设计是否比与你同龄的人做得更好?如果不能,那这个核心能力写再多也没有用,只是你觉得很核心而已。对面试官来说,这并不构成什么吸引力。所以你要去思考你的核心能力。对于工作两三年的设计师,面试官还是会看你做了什么项目,你对项目产生了什么价值,你在项目当中应用了什么方法,你的思考是什么。面试官关注的是这些。你在整理项目的时候,除了清晰地表达你的流程,还要体现出项目中的价值和你的一些思考,以及在设计上的一些独特方法或见解。只要你把这些讲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像你现在的作品集一样,每个项目都按照同一个框架去做一遍,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大熊老师 47:36
你仔细想,如果你在招聘一个设计师,你是不是也想用最快的速度去了解他。我刚才说的重点是你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你有什么厉害的地方?你直接讲厉害的地方就行了。
 
学员 47:52
好,我懂了。那我去梳理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