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说“明年的目标是提升专业能力,往管理方向发展。”我说你很难达成。

设计师说“明年的目标是提升专业能力,往管理方向发展。”我说你很难达成。
全文摘要:本文讲述了设计师和管理者如何设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标,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了模糊目标的无效性。大熊老师强调,目标应简单直接,为策略服务,而不是流于空谈;设计管理的本质也不是“管人”,而是服务——服务于团队、上级和业务目标。文章还深入探讨了设计师晋升组长的核心思维,指出只有理解管理者的思考方式,站在他们的角度行动,才有可能实现职业跃迁。这是关于目标、管理、认知与成长最干货的一课。

如果你想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或者计划,那么你有把握完成它吗?如果你想要成为设计组长,并主动学习了一些管理知识,那么我的问题是:如何衡量学习的成果呢?如何检验这些管理知识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帮助呢?可能,更重要的是我的上级会发现我的工作因为学习而有了卓有成效的改变吗?

关于目标设定,无论你是设计管理者还是设计师,欢迎听听大熊老师如何讲解的。事实上很简单,目标一定要清晰、直观、简单,具备可量化、可衡量、可追踪的原则,不要为自己设定模糊的、不切实际的、没法量化和衡量的目标。
如果说大熊老师的目标是将@大熊聊设计频道做到10w粉丝,那么我就一定会围绕10w粉丝量进行制定频道的运营策略,策略就会决定内容的制作要求。然而大熊老师设定的目标并不是粉丝量,而是频道营收,且完全靠内容和服务产生的营收。今年我的目标是较去年翻3倍,我已经提前达成了目标。那么明年,我的目标可能会做调整,那么运营的策略也会随之而变化。当然我也会为了达成目标在很多方面做出妥协和让步。这是因为在不同的阶段,我设定了不同的目标,但它们都应该是清晰和简单的。
所以,实现目标,看上去是我获得了什么,而事实上,需要放弃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诱惑,只有坚定目标,才不至于在孤独的前行中,迷失自我。至于“孤独”,是指真正能和自己从事同样工作、处在同样发展阶段,能真正解决自己问题的朋友,真的太少了。
所以,目标应该是听起来很“土”的,而梦想,可以很伟大。

相关资料:《设计管理者进阶之总监篇》共18课:

  • 第1课《目标管理之OKR》

  • 第2课《绩效管理之KPI》

如果你看过这两节课程,就一定不会说:“明年我的目标是提升专业能力,并往管理方向发展,学习一些管理知识。”那么我会果断地回答你:你很难达成这两个目标。

说说设计师想要晋升管理岗位的事吧。

相关资料:《设计师晋升管理者之组长篇》共9课,第一章《管理认知》:

  • 第1课《成为管理者的捷径》设计师晋升管理者的方式有很多,大熊老师分享自己的晋升故事和晋升的捷径;
  • 第2课《向前一步思考》能向上帮助管理者赢得时间、分担管理成本的设计师,则更有机会成为辅佐管理者的设计组长;
  • 第3课《成为设计组长》成为管理者可以通过团队价值最大化来帮助自己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在拥有更大话语权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大的责任。

我并不想要疯狂地为我的课程做宣传,事实上,我认为这正是我很想要和你分享的我认为最好的学习资料。这些内容的确可以帮助设计师完成对管理头衔的认知,并让自己的奢望更为现实一些。

当我们作为设计师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管理者,只有当自己的直接上级告诉我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再按照他的预期去工作,才有可能成为管理者。然而大熊老师正是站在团队管理者的角度和你分享你的直接上级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思考,而当我们面对这些处境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

所以,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考考你:“请你告诉我设计管理是什么?我为什么要任命你为设计组长?”

我想你应该有很多不同角度的思考,你也许看过大熊老师所讲述的《设计管理理论阐述和模型》或者《设计总监的定义》,不过我想说的是一个我从未讲过的,更为准确和极简的答案:

设计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设计团队和企业管理。向下服务于设计团队和设计师,向上服务于直接上级和企业管理,横向服务于协作团队和业务目标。设计管理的本质并不是管理,而是服务。 引用自《智者的设计哲学》卷3·321 设计管理的本质

理解了管理的本质,当我们再看KPI绩效管理时,就不会认为它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管理下属设计师的工具,而会懂得绩效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团队设计师达成目标和实现自我成长。所以,正确地思考问题,并为自己塑造正向的职业发展,才是学习的意义。

发表评论:

Site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