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老师通过亲身经历,深入剖析了产品、设计、开发三大岗位的实际工作难度与价值对比。文章指出,产品的门槛最低,开发以稳定为衡量标准,而设计师则处于最容易被误解、要求最高的尴尬位置。同时,强调了真实的职场关系与人性弱点,提出设计师要提升思维、坚持专业,同时理解不同角色的局限,保持清醒。全文用大量真实案例贯穿,幽默而深刻。 … 全文 ❯
产品经理
本文讲述了大熊老师针对粉丝提出的“设计师与产品经理的边界是什么”这个问题所给出的双重视角回答。文章用李小龙“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哲学理念解释设计与产品边界的模糊性,强调不设限才能成就更高的专业合作。随后以职场视角说明UX、交互设计师与产品经理之间的职责界限,建议通过沟通协商、明确分工实现良性协作。文章指出,解决边界问题不是画清职责线,而是建立共同的认知与合作机制。 … 全文 ❯
本文讲述了设计师与产品经理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深入合作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设计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服务于产品。设计师若想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力与设计价值,就必须懂产品,具备产品思维。产品思维不是只针对一款产品,而是一种可迁移的思维能力,可以驾驭任何产品类型。设计师要学会听懂产品语言、预判需求、输出超越预期的设计结果,并通过与产品经理的深度协作推动产品价值的落地,从而实现自身在设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全文 ❯
本文讲述了设计师如何通过与产品经理的深入合作获得产品思维,从而提升设计执行与沟通的整体能力。大熊老师指出,设计服务于产品,设计师必须主动理解产品的目标、结构与规划。真正优秀的设计执行不是来自技法堆叠,而是建立在扎实的产品理解之上。文章强调设计师应通过“交朋友”的方式建立信任关系,学习产品的全貌逻辑,最终实现超越预期的设计成果。思维决定执行,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的融合,是设计师走向成熟的关键路径。 …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