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当前互联网设计行业衰退趋势下,设计师们普遍焦虑未来生存出路的问题,指出自媒体并非一条容易走的路。作者建议职场设计师专注提升工作能力和思维认知,而非盲目学习软件或幻想靠自媒体变现,并强调上班才是当前最轻松、稳定的赚钱方式。 … 全文 ❯
作者: 大熊
本文讲述了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UX)未来在企业组织中定位和归属的变化,认为交互、UX、UXUI将转型为产品设计师并归入产品团队管理,而传统设计团队将专注于视觉和展示领域。文章强调,设计岗位的演变源自市场变化与技术趋势,设计师需要主动完成专业的归属和角色转变。 … 全文 ❯
本文讲述了大熊老师在不同类型公司任职的真实体验,指出大厂因为流程规范、管理成熟,反而工作更轻松;小公司则因经验与方法不足,容易让人心累。强调选择大厂、选对业务和领导的重要性,特别是品位决定了产品和设计的高度。 … 全文 ❯
本文回顾了大熊老师在2022年一次向粉丝征集建议的事件,收录并总结了粉丝们真实犀利的反馈。文章聚焦于内容与受众脱节、专业度过高、缺乏通俗易懂表达等问题,并提出直播答疑、拉近与普通用户距离的改进方向。 … 全文 ❯
本文通过真实的招聘与管理者视角,讲述了如何理解和提炼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强调差异化、实用性和可被团队应用的重要性,核心竞争力不是炫技,而是能为团队真正创造价值的能力。 … 全文 ❯
本文讲述了大熊老师面对城市喧嚣与职场现实的思考,从拒绝为别人做设计执行,到窗边工地13年的duāng-duāng声,再到深夜独坐,找到平静如山林的心境。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逃离,有时留在原地,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 … 全文 ❯
大熊老师讲述了表弟十年前放弃传统职业、投身瑜伽之路的经历,以及自己从职场转向自媒体的两次选择。大熊老师直言,尽管挣钱在传统价值体系中被当作人生目标,但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在“山顶”收获什么,而是沿途修行的过程。他力挺表弟,也相信自己兜过的圈子并非绕路,而是必要的生命沉淀。工作、生活、选择都无需被定义,重要的是:你是否在当下这一刻,活得有方向、有热爱、有觉知。这不是“逃离”,这是“归来”。 … 全文 ❯
大熊老师从生活小事切入,以幽默却深刻的方式讲述了关于公共卫生体验、如厕行为和日常卫生习惯的观察与思考。从“鸡鸡干净还是手干净”这个有趣问题出发,延伸出公共卫生空间的设计缺陷、提示语的必要性,以及个人卫生习惯背后的行为逻辑。同时还分享了自己对电马桶圈的使用体验,并强调设计师的职责不仅是优化产品,而是通过细节改善人们的生活体验。正如视频《设计的本质Ⅲ》所述,真正的设计,是创造让人生活更美好的经历。 … 全文 ❯
大熊老师讲述了自己面对短视频内容时的真实心理状态,从沉迷、兴奋到逐渐反思。他指出,短视频在高压缩的信息刺激中不断激活人的大脑,让人产生“爽”的错觉,却让内心愈发疲惫和浮躁。大熊老师以自己和父亲刷短视频的节奏对比,反映了不同代际的媒介适应力,更进一步剖析“浮躁”不是表面的行为,而是内在节奏的失控。他呼吁大家重新定义“休息”的意义,不再被“内容焦虑”操控,而是回归大脑真正的放松,选择更有节奏、更有沉淀的内容方式。 …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