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老师讲述了企业应重视员工职业发展的理念,并探讨了“管理者-员工”关系的本质。文章指出,无论职位高低,压力本质上是等同的。设计团队不应只追求业绩而忽视员工成长,真正好的管理应提升员工的市场竞争力。文章提出“双向聘用制”的设想,即团队成员有权选择Leader,主张以信任为基础的协作关系,并强调设计管理应关注业务匹配和个人价值积累。唯有互相选择与尊重,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创新与良性循环。 … 全文 ❯
作者: 大熊
大熊老师通过回顾一位P8设计管理岗位的模拟面试,深入剖析了高阶岗位面试中的七个关键压力问题,并逐一示范了应对思路。重点不在答案是否“标准”,而在于展现专业的判断力、系统性的认知结构,以及站在企业层面权衡价值与成本的能力。从“体系建设是否有意义”、“如何体现管理者价值”、“投入产出比如何衡量”到“腾讯经验是否仍被认可”,每一问都直指候选人的认知深度与视野广度。视频最后,大熊老师总结:高阶岗位的竞争,拼的是你如何定义自己的专业价值,以及你对市场需求的清晰理解。 … 全文 ❯
本文重点讲述了设计组长在团队管理中的职责、能力结构及需求管理的实际权重。大熊老师从五个关键问题出发,逐一解析了组长在需求、进度、质量、专业输出、成员成长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强调设计组长的核心是“设计+管理”的双重能力,尤其是在小团队中更需以自身专业能力带动团队成长。文章指出,需求分配只是组长工作的极小部分,真正决定团队绩效的,是稳定的高质量设计输出和系统性管理能力。 … 全文 ❯
本文讲述了在知识过剩与同质化严重的设计行业背景下,设计师应如何创造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并对设计方法论的实际应用提出反思。大熊老师强调,真正有价值的设计理论应简洁、易懂、可落地,能在项目中复用并为团队创造价值。文章引用“投资人的视角”指出,不能用一句话讲清的设计方法,往往尚未被真正理解。呼吁设计师回归真实经验,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避免落入浮夸和堆砌的误区。 … 全文 ❯
大熊老师讲述了输出高质量交互设计图的重要性,并强调视觉呈现在团队协作和职业发展中的实际价值。虽然“思维大于执行”是共识,但优秀的交互图不仅传达思维,更展现设计师的专业性、修养与职业态度。通过案例分享和辅导经验,大熊老师指出:细致、规范、赏心悦目的设计输出能够提升团队效率、增强影响力,也让设计师在作品集中脱颖而出,迈向更高的职业目标。 … 全文 ❯
本文讲述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设计哲学。大熊老师从微信群公告自动推送的问题切入,提出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不仅要覆盖常规用户行为,还需预判偏门需求及极端场景,从而让产品更具人性化。同时提出:微信等大型应用应更具“工具属性”,以“为用户服务”为根本设计出发点,而非仅追求主流功能覆盖。设计师要像乔布斯那样跳出现有思维模型,重新定义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 全文 ❯
大熊老师讲述了设计师在团队中应秉持协作与融入的态度,强调不要执着于“功劳归属”或“专业权威”,而应思考如何通过联动产品、运营、开发,发挥设计的真正价值。本文指出,只有当设计师真正融入项目、放下自我,与他人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更大的成长与影响力。哲学不仅是理解设计的方式,更是自我重塑的过程。设计师不应以“专业”为武器,而应以谦逊和融合实现个人价值与团队目标的统一。 …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