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大熊老师对AI绘图和AI写作的专业观察。文章指出,AI生成的创作结果常被误认为是“创意”,实则是“结果偏差”的体现。AI作为工具,其本质仍是基础阶段的辅助,不具备真实的创作意图和逻辑判断能力。文章列举了AI生成图像中大量专业性错误,例如比例失调、透视错乱、材质表达混乱等,说明其无法满足真正商业化和专业设计的交付标准。对于专业设计师而言,“快”不是唯一价值,“准确”才是核心竞争力。AI可以是娱乐的利器,但尚不足以承担专业的创作责任。 … 阅读全文 ❯
卷四
本文重点讲述了Jesse James Garrett《用户体验要素》一书的两版对比解读,大熊老师以深入、批判的视角还原了“五层模型”的真实内涵,强调其背后思想、理论与模型的三层关系。文章不仅评析了原书中对模型层级和术语的定义不清、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理解偏差,还用大量中文语境下的意译、案例和修正图,提升了模型在国内语境中的应用价值。最终,大熊老师提出“修正”并非贬低,而是对作者思想更深层次的传递,并认为这本书不适合新手生搬硬套,而应基于时代语境深入思考其价值。 … 阅读全文 ❯
本文讲述了大熊老师的阅读观与成长路径,强调设计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地阅读实用书籍而非盲目追热点。文章分享了阅读设计类书籍的四个理解层次及十本在职业发展关键阶段读过的职场类实用书单,帮助设计师提升思考与执行力。 … 阅读全文 ❯
大熊老师讲述了作者对3D软件的使用经验及观察,认为设计师不应盲目追逐新工具趋势,如Blender或AI绘图。并简要对比了C4D、Blender、3D Max、Maya、Houdini、zBrush的特点,提醒设计师专注本职,工具仅为辅助。 … 阅读全文 ❯
本文讲述了设计师面对职级晋升与调薪之间的关系思考。腾讯在职级晋升中,调薪并非即时同步,而高阶职级如9级与12级才有显著拉开差距。大熊老师建议关注长期市场价值与阶段性激励,不应因短期未调薪而拒绝晋升。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