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考虑接收学员要招一些比较厉害的、有潜力的、大厂的学员,然后在岗位上做进阶提升。但是从我的学员来看,他们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优秀,有的学员当下甚至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职业危机。
后来我发现,这就像我们在医院看病一样。你肯定是在之前找过不同医院的医生都搞不定你的问题,所以才会去找一个比较厉害的医生。那么,那个厉害的医生所面对的病人,肯定都是那些在生命线上垂死挣扎的。所以我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再困扰了。
事实上,我也看到,反而是不那么优秀的学员,他们在帮助下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和成长。即便有时候跟他们讲的东西他们不能马上消化,而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有时候还需要给他们画一些草图,我觉得都没有关系。能够看到他们的问题被解决,职业成长上得到正向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下面是前两天的腾讯会议记录中的一些对话,关于上下级沟通;向老板提交设计方案2选1;如何理解上级的反馈的意见,这三个话题的对话。
# 对话整理与修正 #
学员 09:43
我现在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我的汇报能力和与领导的沟通能力不是很好。我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天生的。
大熊 09:55
我觉得你的沟通没有问题。可能是你的专业方面的问题,导致你讲东西讲不到重点,或者不能站在产品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问题而导致的。你说话表达是没有问题的。
学员 10:17
对,如果我要是跟大领导沟通工作,他一旦反驳我,我根本没有机会说话,他直接说:“这件事就先这样了。” 他不会让我说话的。
大熊 10:29
因为一般来说,在与管理层交流时,他不想听你说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你要说什么。因为无论你说什么,都不是他想听的,或者你说不到点上,或者你说出来的不是他关注的,所以他就不想听你说。这些原因都是由于你的专业知识不够导致的。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设计师在沟通时,首先要掌握专业知识。如果你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你跟人家讲的话,你会…
第一,你表达时没有自信,或者你讲出来的东西不够专业。即使对方不懂,他也会感觉你讲的东西不够专业,这是一种感觉,对方是可以感觉到的。这是最基础的阶段。
然后,第二阶段是你能够站在他的立场去思考他的问题,他想听什么,你就用你的专业知识去讲述。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你非常了解你的上级或需求方,你知道他想听什么,想要什么,你直接讲他要的东西。在你们之间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后,你随便说什么,他都觉得是对的。这是第三个阶段。
从你目前的反馈来看…,我觉得你还处在第一个到第二个之间过渡的阶段。
学员 12:11
对,我的直属领导是产品总监,每次我问他时,我说:“这两个方案你觉得哪个好?”,他都会反问我:“你觉得呢?不同的方案有什么问题?” 我直接问他:“你看有什么问题吗?他都会说:“你觉得呢?” 他每次都这样问我。
大熊 12:21
你不能这样跟上级沟通。你是北方人吗?
学员 12:38
对。
大熊 12:40
你工作的环境也是在北方吗?
学员 12:43
没有,我在上海。
大熊 12:45
那你不能这样跟那些人沟通。要更委婉一点。你不能说:“这两个方案,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你选一个。” 你不要这样去沟通。一般来说,特别是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我们在向上级沟通时,或者我要求我团队的设计师,他们必须做到在提案时,或者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时,当你有两个方案,OK,没问题,你让我看哪一个好,当然可以。
但是,首先这两个方案你要明确阐述。第一个方案和第二个方案有什么区别,你是如何思考的?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更符合我们的产品诉求或用户诉求。当你把这些描述清楚后,我才会站在我的角度给你建议,而不是说我喜欢第二个就用第二个。我不会这样沟通。
事实上,你说的产品总监或老板不会告诉你这些。因为你每次给他两个东西,让他选一个,第一个他不懂设计,看不懂。所以他想知道你为什么要给他这两个方案,这两个方案是怎么产生的,你是怎么思考的。你先讲一遍,讲清楚了我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学员 14:12
要把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都列出来,然后再说我推荐哪一个,你看你们有什么问题?是这样吗?
大熊 14:22
我想问你为什么要给他两个方案,是他要求你做两个方案吗?
学员 14:29
是因为我觉得两个方案我自己拿不定主意。
大熊 14:33
那我觉得你以后不要这样做。我们通常不会让非专业的人做选择。你工作多少年了?七年?
学员 14:29
是因为我觉得两个方案我自己拿不定主意。七年。
大熊 14:45
作为一个工作七年的人,不要干这种事。一般在工作两三年时,我们才会干这种事,就是做两个方案让产品经理选,或者问他。当我们在前期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沟通后,我们就能判断产品经理一般喜欢什么、要什么,所以我们会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去引导他,通常会这样做。
我的建议是,先清晰地了解产品经理的诉求,这是第一步,最重要的。了解清楚后,你再把方案做完,直接给他。如果他觉得有问题,或者指出哪里有问题,你看是不是你第二个方案里面解决了这些问题,再说:“你看看这个方案。”这样去沟通。或者他说不清楚有什么问题时,再把第二个方案给他看。不要直接给他两个方案让他选。
学员 15:44
明白了。终于懂了,因为产品总监总说我没有自己的主见。
大熊 15:54
你要这么思考他的话:产品经理、老板、设计师这三个人,他们表达的方式可能都是“我要吃饭”,但他们想吃的东西、在哪里吃、什么品质的东西或者消费多少,大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千万不要认为他们觉得你没有想法。你不要认为他们觉得你的设计不行,或者没有创意。你不要这样去思考。他们可能觉得你没有想法的点,是你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层面上太少了,没有什么新意。有些产品经理可能是觉得你的想法太少,在视觉表现上的创意太少。每个人的诉求的表象一样,但是本质不同,我觉得这些东西统一归类为你对产品或者用户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当你在这方面有足够深入的理解时,这些问题都会解决。你要这样去分析他们的反馈意见。你不能从字面意思去理解。
学员 17:10
如果我的专业知识足够多,我去表达我的方案,在评审的时候才能说得出来。这过程怎么去进步?我现在每次到评审的时候,脑子里预先已经想好了怎么去说,但一到现场,总是忘词。这该怎么改进?
大熊 17:33
我没法告诉你适合你的方法,因为每个设计师不一样。我觉得你不是忘词。我也从来不会准备一些词,或者要说什么。我一般看到什么,直接说就能描述出来,因为很多专业的东西它是扎根在你大脑里面的。你看到某个东西条件反射,就知道怎么描述。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对产品和项目的理解,其次才是自身设计方面的东西。通过这些融合在一起,你才能够很好地表达,而不是因为紧张、忘词。那些专业的东西都是条件反射出来的。
比方说要做什么改版,或者有什么项目搞不定,然后我们在一起交流,我在看你的东西时跟你聊,你在表述时我就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帮助你调整,或者告诉你这个地方怎么说,怎么表达,这个项目怎么讲。慢慢地你就知道这些方法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慢慢具备这些能力了。
学员 18:50
平时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可以在微信上直接问吗?而不是等到集中在一个点。
大熊 18:54
是的。
学员 18:59
行,那我现在共享一下屏幕,看一下我自己改版的方案,帮我看看思路。
大熊 19:01
好。